不好惹的文化人
见过乐评人和歌手互掐的,没见过从节目上掐到节目外、掐出番外、掐出续集的。
主人公:小鬼王琳凯和乐评人梁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发地点:《天赐的声音》第四季第四期现场。
事件经过:
王琳凯和搭档胡彦斌演唱了一首《你不是真正的快乐》,曲罢,全场基本好评一片,除了“叛逆”的梁源先生。
他做了一番评价,大意为——小鬼同学的阅历不足以支撑这首歌更为厚重的表达,我感觉他没有不快乐,他很快乐,所以他对于那句词的唱法的处理完全没有打动到我。
小鬼没有正面回应,但抖了个机灵,说刚刚没戴好耳机,麻烦再讲一遍。后来他也承认,这是自己的一种回应方式,我称其为“糊弄式甩脸子”。
随后,场上其他嘉宾纷纷出来圆场子,话说得温和,但明显是偏向小鬼的。
Gai和希林娜依高发言的中心思想差不多——他这个年龄段有他表达不快乐的方式,打不到你不代表他没有在歌里投入情绪,更不代表他不真诚,你get不到的未必就是不存在。
胡彦斌后来的发言则透着这么一层意思——不要总想着教育他嘛,不要总显得你很懂他嘛,自家孩子都不能这么管的啦。
看着自己人单力薄,梁源也没有继续在乐评上多做讨论,而是很快转头就小鬼面对批评的态度表达了不满。
小鬼呢,也不是吃素的,非但没有虚心接受,还面带愠色地怼了句:“你管得着吗?”
浓烈的火药味溢出屏幕。
梁源正声厉色地回道:我就管得着你,我的工作就是管你这样的音乐人!
节目播出后,战火再度蔓延。抑或是受到了粉丝为哥哥抱不平的围剿,梁源短短几天内连发数十条微博,又是挂评论、挂私信,又是写小作文条分缕析、一一阐述,那满格的战斗力,那不依不饶的劲儿,那可比当年以怼成名的同行丁太昇强悍多了。
流言蜚语击不倒他,饭圈思维绕不住他,可见,作为在文化行业颇有建树的中年成功人士,他的知识储备和价值系统已然让其拥有了非常稳固的内核,不会轻易自我怀疑,也能迅速找到别人的逻辑漏洞。是文化人梯队中不可多得的吵架悍将。
其实早在《天赐的声音》第一期和小鬼交手时,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就已展露一二。一番犀利点评引来小鬼自以为能让对方哑口无言的反问——“我今天能在这个舞台上玩儿,老师您能吗?”
梁源当时就在很短时间内做出了逻辑清晰的回答:我们在行业内从事的工种不同,决定了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干的事儿不同。
嗯,可以说是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有理有据了。
小鬼的玻璃心
所以在吵架这件事上,小鬼及其粉丝们根本就是以其短攻其长,只有被碾压的份儿。
具体短在哪里呢?
第一,梁源内核稳定、经得起敲打,小鬼和粉丝则默认,音乐上的批评约等于对整个人的否定,所以会自动把矛盾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层次,做出一些过激的、不淡定的防御性反应。
比如你说我唱得不好,我就甩脸色、放狠话给你看,总是情绪先行,事件退后,等于是单方面把对方攻击性的破坏范围给扩大了。
然后,他就会成为最先破防的一方,看起来攻势迅猛,其实是一动就散、一戳就痛的外强中干者,别人随随便便几句话就能点燃他的情绪、左右他的心神。
第二,小鬼拥有更强的把人怼赢的执念。
想必梁源也从跟小鬼及粉丝的对线中获得了智识上的优越感,但他尚且能做到收放自如,大部分私信可无视,有代表性的才挂出来,并没有让权力之争的好胜心左右理性的思考和判断。
小鬼则明显地有些逞口舌之快。就是,一旦遇到批评我的人、质疑我的人,我得把他怼到哑口无言方肯善罢甘休,否则就是我被迫认怂,那样我就不酷辣。
这种心态在对线过程当中非常有害。
我看了出圈的两个片段中梁源对小鬼的评价,一次是说他和搭档于文文的唱跳表演中有一些技术性瑕疵,另一次就是上面提到的阅历不足、情感表达方式欠妥。
说实话,在大部分普通观众看来,对表演观感如何是见仁见智的,乐评人的发言并不具有绝对权威性,也只是提供一种思路而已,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未必不能成为服众的一方。
关于技术性瑕疵,小鬼当时的回复其实很好,他说自己每次来到舞台就像回了家一样,所以不会太在意舞台是否完美,现场最打动人的地方恰恰在于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连各式各样的瑕疵也是美好的意外。(后面这句我用自己的话总结的。)
你看,虽然咱们文化水平不高,却用质朴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表演者来自第一现场的真实感受,对于没怎么上过舞台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具说服力的回应吗?
咱就停在这儿,挺好的,完美收尾,所有现场的观众、节目播出后的观众,自会有他们的评断,可他偏要加一句:我能在这舞台上玩儿,你能吗?
自以为甩出了致命一击,其实是亲手给对方辩友递过去一条好拽的小辫子。有理也变没理了,一顶“没文化、没教养”的帽子倒是稳稳扣在了头顶之上。
再一次想起了杨天真在《毛雪旺》里说过的那段话:人格完整的人,就是他能客观地看待问题,听得进去不好的声音并做出相应调整,但艺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大部分的人格都不完整,对于这样的艺人,经纪人不能跟他讲真话的。
公司的保护、粉丝的崇拜在他们周身打造了一层阻隔真实世界的高墙,让他们活在了美好的幻象之中——“要错只能是别人,我永远无辜又特别”。
看似不受风吹雨打,其实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患上了“批评过敏症”,来自真实世界的一点灼伤就能让他们心神不宁、大动干戈,仿佛一切都顺着自己来才是人间常态。
一旦挨了批、受了伤,忠诚的粉丝们便会感同身受般地扑向那个“万恶的加害者”,穷追猛打,直至其无还手之力。如若这次的主人公不是梁源这种极富战斗力的选手,那么故事的走向也许会变成另一个版本——从“一对多”的爽文,变被网暴的惨剧。
玩转流量游戏,然后呢?
但话说回来,梁源真是全然地无辜吗?他真的全程都在百分之一百地就事论事吗?
不排除他的动力来源中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部分,但咱毕竟是一个大活人啊。
首先,他所受到的音乐教育和所拥有的音乐素养导致他看不上、不喜欢王琳凯那样的痞子偶像派,是二者矛盾的基础,就好比学习好的男同学和整天耍帅撩妹唱情歌的学渣玩不到一起一样,很正常,王琳凯估计也不咋待见他——“就能纸上谈兵,你算啥本事呀?你扭一个都能闪了老腰吧?”
可这个节目偏偏让两条平行线产生了微妙的交集。梁源是评论者,且标准是自带的。他用好学生的标准评价眼前的“江湖把式”,对方自然是怎么样都达不了他的标。你挑剔,我反击,我泄着私愤再挑剔……一来一往,矛盾就叠加了。
其次,综艺节目想受到关注需要话题和热度,而冲突能在短时间内带来最大的热度。《天赐的声音》深谙此道,以前有个丁太昇,现在依然需要第二个丁太昇。所以梁源坐那儿,他必然有自己的KPI。
我特意看了几期节目,整体氛围还是很peace的,评论员们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蛮温和的,包括梁源。唯独在面对小鬼王琳凯的时候,他总要唱几句反调。
真的,一共播出四期了,每一次他都单单能从小鬼那里挑出点毛病,多少有点刻意挑衅之嫌。
第一次小鬼能说出“我觉得你说得对,给你竖个大拇哥”,已经是按照他的方式所做出的一种退让了,但之后同一个人的挑剔接二连三地来,他咽不下这口气,又受限于文化水平和表达能力,找不到反击的抓手,才最终选择用情绪化的方式自我防御的。
那为什么是王琳凯,而不是张靓颖、胡彦斌,或者吉克隽逸、汪苏泷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天然不对付”,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爱豆的小鬼,是最具性价比的“众矢之的”人选。
一来,基数不小的粉丝是忠诚的拥护者,你说人正主,粉丝不高兴,争议和骂战那不就来了么?流量小的,你亏他,也掀不起啥波澜啊。
二来,批流量、怼饭圈,几乎已是除粉丝外的大众所广泛认可的正义之举,也就是说你可能会惹到粉丝,但会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虽然挨了骂, 但好歹站在道德高地了呀,我是管流量,我是整顿内娱,我是人间清醒,我是不把208W放在眼里的正义使者,你个小爱豆,能奈我何?
所以如果内核稳定、“皮糙肉厚”的话,收一些私信、挨一些骂也不算啥大的损失,这些还能成为再度引流的素材
就是这样,流量明星和饭圈的广泛影响力和某种程度上的不得人心,亦能成为被其他人握在手里的流量密码。
再直接一点,并辅以一些阴谋论的推演,可进一步得出结论——被惯坏的、身患“批评过敏症”的小鬼们,很容易被人当枪使。
有人围观着这场骂战,大呼过瘾,觉得梁源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怼了他们想怼的人。但当争吵散去,还剩下什么呢?
我只觉得悲哀,从什么时候开始,同一行业内不同工种、不同辈分的人之间的沟通,都相继演变为了一场又一场的骂战?若干个回合,刀光剑影,炮声轰鸣,却依然你说你的,我信我的,到头来,大家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执地坚守着,几乎没有任何的交融和流动。
除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秀、一个被当做靶子的小丑和一个即将参与更多热闹的新晋网络红人,举目四望,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偶像们还缩在粉红色城堡里延长着自己的青春期,舞台上被反复演绎的还是多年以前的经典老歌,“华语音乐日薄西山”的论调也依然在坊间广泛流传着……
吵架有输赢,但终究吵不出一首绝世佳作,吵不出一个super star,也吵不出一个黄金年代。
你站谁?这很难评,我祝他们成功吧,希望舞台上的中二少年能快快长大,有坚守的音乐人能将自己的音乐理念落到实处。
那么,你站谁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