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政策、送需求、送补贴;制造端、应用端、投资端齐驱动……广东省发展新型储能产业打出“组合拳”。
6月5日,广东省发改委、广东省能源局联合印发《广东省促进新型储能电站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下称《若干措施》)。这一文件也被视为“万亿营收”目标后的又一剂强心针。
(相关资料图)
“要政策有政策,要补贴有补贴。”储能行业的业内人士如此评价这份文件。
《若干措施》的目的是为促进广东省新型储能电站规模化有序发展、助力将新型储能打造成省战略性支柱产业。
《若干举措》从拓展多元化应用、强化政策支持、健全运营调度机制、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强化协调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25条措施。
用户侧储能获有力支持
此前,广东省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若干措施》则进一步为广东省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在哪儿建、建什么、怎么建——给出了更为明确的建议。
《若干举措》在新型储能电站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提出了九项重点措施。包括推进新能源发电配建新型储能;规划引导独立储能合理布局;持续提升火电联合储能调节能力;大力鼓励用户侧储能发展;积极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加强抗灾保障新型储能建设;探索打造“风光储”微电网;大力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试点示范;促进新型储能与新型基础设施共享融合发展共九项。
从源侧、网侧、用户侧三大储能应用场景来看,该文件也给足了市场信心。
在新能源配储上,广东省提出按照分类实施的原则,2022年以后新增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以及2023年7月1日以后新增并网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和陆上集中式风电项目,按照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0%、时长1小时配置新型储能。
关于独立储能,广东省提出电网企业牵头研究提出在新能源大规模汇集而消纳受限地区、电力需求波动大、输电走廊和站址资源紧张等区域的独立储能电站规划布局建议。同时广东省还鼓励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投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若干措施》提出,在用户侧储能项目使用产品经认定符合先进优质产品标准规范的,其储能设施用电量单独计量,电价参照全省蓄冷电价政策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蓄冷电价就全国普遍而言,均执行平段与谷段比例1:0.5,而广东省蓄冷电价采用峰平谷价差达到1.65:1:0.25。
另外,在2023年6月,有7个省市区新增两部制电价机制,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位列其中。今年6月,广东(珠三角五市)成为了全国峰谷电价差最大的地区,峰谷价差达到了1.4279元/kWh。
拉大峰谷价差意味着,广东省为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通过峰谷价差套利的模式提供了机制保障,有望打通用户侧储能盈利困境的最后一环,缩短用户侧储能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
鼓励新型储能制造业当家
不可否认的是,广东省今年以来连连出招,为当地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立稳站位。
3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在当天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广东省发改委一级巡视员蔡木灵在对《意见》进行解读时说,广东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广东省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较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本具备全球竞争力。”上述发言人表示。
根据《意见》,广东将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
4月25日,广东省委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增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的紧迫感,发挥广东储能产业基础较好、龙头企业实力较强、科技成果储备相对丰富等优势,乘势而上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打造广东省制造业当家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省级顶层设计的鼓励下,广东省各地“接招”,珠三角多地从制造端发力,竞逐“新能源之都”“电池之都”。
东莞市提出,到2025年在储能产品领域形成2家以上年产值超50亿元的国际知名企业。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印发《东莞市加快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也围绕新型储能企业重点关注的用地、研发、设备、应用、金融、用人等方面支持诉求,拟定7大方面共20条措施,真金白银支持储能产业发展。
惠州市在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的同时,也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2022年,惠州市已建、在建、拟建的动力和储能电池项目产能已合计超过60GW,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产值866.7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超千亿元。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惠州已经强势挺进全国乃至全球的“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广东省各地对储能产业的投资吸引力也在增强。
去年以来,佛山市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项目签约投资额已近1000亿元。在肇庆,依托大项目带动,一季度新型储能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
不久前,珠海又迎来百亿项目——埃克森新能源(珠海)储能电池项目,计划投资建设18GWh储能电池项目,达产后年工业总产值约144亿元。
在珠海高新区,博创新型高效储能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据了解,珠海高新区计划5年内引进100家储能产业企业,实现产值200亿元,打造大湾区储能产业生态集聚区。
华发集团方面透露,计划于6月初挂牌成立珠海储能产业研究院,为珠海储能产业提供全方位赋能。近年来,华发集团还投资支持了珠海冠宇、赛纬电子等本地新型储能企业;加快推动包括国内储能系统投运装机量排名第一的海博思创等在内的新型储能领域企业、项目落地。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